本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,可是因為疫情襲來,再加上那些層層加碼的防控措施,弄得人不免就有些惶惶然,生怕一不小心就中了招。于是,這個春節就宅在家里看書看片,寫些筆記自娛。
最新讀的是陳年喜的散文集《活著就是沖天一喊》。觸動我的是這本書的最后一篇文章《年》。52年前的除夕夜8點鐘,陳年喜出生于陜西省丹鳳縣桃坪鎮金灣村。所以,每年的年三十都是他的生日?赡苡腥擞X得這個生日好,一到過年就是過生日。但他家鄉的算命先生不這樣看。他不用細算就告訴陳年喜的媽,這個日子出生的人命不行。因為全世界的神和人都放假了,誰也顧不上你,你只有自生自為。于是,陳年喜漂泊四海,顛沛流離,嘗盡了生活的苦澀。直到2016年榮獲首屆年度桂冠工人詩人大獎,2017年紀錄片和詩集《我的詩篇》誕生,陳年喜才為世人熟知。
在這篇《年》的開頭,陳年喜寫道:“我至今沒有太弄明白,年確切是指哪一天。是舊一年的結束日,還是新一年的開頭日?從年三十這個具體時間看,年,應該是舊一年的結束日。老家人說:欠賬不過年三十。就是說手頭再難,這一天,也要把這一年的賬還清了。這一天訓孩子就說:知不知道今天是年三十?意思是這一天很不同尋常。再不安分的人,都要有個人樣子。再端不動的事兒,都要放下。這一天就成了一年最祥和的日子。過完了年,一切重新開始,重新折騰。該哭的哭,該笑的笑!
這段文字立刻就吸引住了我。讀過陳年喜的詩,再來讀他的散文,感慨萬端。那種娓娓道來的流暢敘述,平實質樸、簡約直白的文風,以及字里行間滲透出來的對生活的透徹感悟,令人懷疑:這是那個在漆黑礦洞里炸了十幾年石頭的爆破工陳年喜么?正如茅盾文學獎評委張莉所說:這書和名家作品放在一起毫不遜色,“天賦好,語言好,靠一種天性”。在如今嬌柔做作、故弄玄虛的文壇,陳年喜的散文是一股難得的清風。
陳年喜有著16年的礦山生涯,經歷過無數礦山事故。很多親如兄弟的工友,在他眼前死于非命。書中多處講述到工友死去的細節。那種冷峻、淡然的語氣和觸目驚心的場景,令讀者隔著書頁都感受到震撼。
雖然陳年喜一直掙扎在社會底層,常年的礦山生涯又帶給他嚴重的頸椎和塵肺傷病,但他卻在這些散文中展現了樂觀的人生態度。幾十年走南闖北、在終年不見陽光的地底礦洞討生活,居然對生活抱著如此開放寬容的態度,不得不讓人敬佩。從他的書中,我們認識了南疆喀什的維吾爾族小伙子哈拉汗、礦工王二和小渣子、男媒人張國慶、洞穴人趙中國、填埋垃圾的人周大勇、小黃、張科子,還認識了陳年喜的父親、母親、妻子、兒子。從這些人物身上,我們感受到的不是抱怨、愁苦、失望,而是一種悲愴又熾烈的生命力。這是讀了《活著就是沖天一喊》后給我最強烈的沖擊。
生活在貧困線上的人,并不都在怨天尤人,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樂趣和理想,也有自己的愛與寬恕。于是,我內心做了決定,今年之內,一定要再組織一次閱讀分享活動,讓生活在大城市衣食無憂的書友們真正認識礦工們的內心世界。
陳年喜在這篇《年》的末尾寫道:“生活和時間,有無數開始,無數結束。年,對于很多人,是一個分水嶺。而很多人,并沒有開始和結束,像永遠的流水,只有流淌!痹诮裉爝@個大年初一的夜晚,陳年喜的這篇散文和這段話具有特別的意義。
其實,每一天都是一樣的。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。所謂意義,都是人外加的。但是,就是這些外加的意義,使人區別于動物,使人有了念想,有了期望。我在這個地球上已經過了66個年了。66個結束,66個開始,俱往矣。今天,我們又要“重新開始,重新折騰”。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動力,是我們活下去的原因。
|